空白搜尋的結果
- 第十三題:愛主的生活
第二階段:長進的階段 第十三題:愛主的生活 一個基督徒當他進入第二階段之後,有兩個美好的表現:一個是走信心的道路,另一個是過著愛主的生活。 論到「愛」是個相當大的題目。在聖經中也佔據了相當多的篇幅,我們在此僅能把重點簡略提一下。 一、愛主的福分 很多基督徒蒙恩得救之後,不但不愛主,甚至慢慢地離開主。其信主的目的重在福、祿、壽。但卻另有一班基督徒,他們一蒙恩之後,就因主愛的激勵起來愛主。凡在長進階段的基督徒必定是個愛主的人。現在我們要提出愛主的五大福分。 第一,愛主者必蒙父神及主耶穌所愛(約14∶21)。 這也是主親口說的一句話。各位弟兄姊妹你是否愛主?在伯大尼村莊中有一個愛主的家庭。有一天弟弟拉撒路患病,姐姐們馬大、馬利亞急忙差人到主那裡說:主阿你所愛的人(拉撒路)病了。可見我們如果愛主,也必蒙主所愛。 第二,愛主者必得主的顯現。 在約翰福音十四章二十一節說:「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 一個人如果愛主,主就樂意向他顯現。認真說,今天基督徒不愛主,是因主沒有向他顯現,一個基督徒不肯付代價走主道路,是因得不著主的顯現,一個基督徒所以愛世界,也是因沒有主的顯現。什麼時候主一顯現,人就要快跑跟隨主。雅歌書一章四節說:「願你吸引我,我們就快跑跟隨你。」所以得主顯現,是何等寶貝的經歷。 一個小孩子最喜愛的,是土沙石頭,但是母親一拿出糖果,或雞蛋糕給他,他必放下土沙石頭而要糖果了。我們如果得到主的顯現,也同樣要撇下一切來跟隨主。 第三,愛主者必在愛中與主聯結。 雅歌書說到良人向佳偶顯現,他們就深深密切的聯合交通。我們如果愛主,也必如良人與佳偶如膠如漆的親密聯結在一起。 第四,愛主者必認識主。 約翰福音二十二章講到主耶穌復活後,門徒回到海邊打魚去。主耶穌就在岸上向門徒顯現,但門徒認不出主來,主就告訴他們,把網撒在右邊打魚。他們把網撒在右邊,果然打了滿滿的,甚至拉不上來。這時聖經特別記載說:「耶穌所愛的那門徒對彼得說,是主。」(約21∶7)到底是在愛中常常與主交通的那門徒先認出主來。可見我們如果常在愛中與主交通必能認識主。 第五,愛主者必蒙主紀念。 哥林多前書八章三節說:「若有人愛神,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我們看馬可福音十四章記載,伯大尼的馬利亞用香膏膏主耶穌的故事,主得到馬利亞,對她真情純潔最高的愛,就對門徒說:「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所以我們愛主所得的福分,是何等的大,何等的可貴呢?何等的得稱許蒙記念。 二、愛主的榜樣 是的,我們要愛主,但要如何愛主呢?在此我將聖經愛主的榜樣擺在諸位面前,就是伯大尼的馬利亞。這是記載在馬可福音。那天耶穌被請到長大麻瘋西門家裡,當主耶穌坐席的時候,馬利亞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頭上。從馬利亞膏主這件事上,我們可以看出她怎樣愛主。 (一)獻上最好 我們愛主不是口頭的,也不是心願的,更不是像法利賽人口親近主,心卻遠離主。愛主必定是獻上最好的,把我們心中所最愛的獻給主。馬利亞是把至貴的真哪噠香膏膏主。「至貴」是上好。弟兄姊妹你是否把上好的保留,或把上好的獻上?今天許多基督徒不是把上好給主,是把次好,或多余的給主,求主憐憫。 (二)愛主自己 今天許多基督徒愛主是喜歡活動,不是愛主自己。馬利亞膏主,以致引起其它們徒對馬利亞生氣不滿,並建議她把三十兩銀 赒濟窮人,意思可把這三十兩銀辦慈善事工,這說出有人愛主是愛工作過於愛主自己。所以我們要體貼主的心意,做成祂的工。要愛主本身。但願我們的心被主佔有,也被主所奪。 (三)抓住機會 主說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意思是主不常與我們同在,要抓住機會。各位弟兄姊妹,如果要愛主須趁現在。不要等到年老發白了才愛主,不要等到臥病在榻了,一無所有,一無所能之時,才對主說:主我要愛你。乃是當趁著年青力壯活著為主。我們當記住馬利亞膏主耶穌,不久主耶穌就被拿並釘十字架。後來聖經記載主耶穌埋在墳墓裡,也有好些婦女們帶著香膏要去膏主,卻錯過機會膏不著主了。 (四)盡所能 主為馬利亞見證說,她是盡她所能的,弟兄姊妹,主從來不會要求我們作一些我們所作不到的事,主所要的乃是我們盡所能的,這也是我們愛主的人,所該有的表現。 三、不愛主的結果 哥林多前書十六章二十二節說:「若有人不愛主,這人可詛可咒。」這是一句很嚴厲警惕的話,我們不要作一個白受主恩愛而忘恩負義的人。同時在啟示錄二章四、五節主也警告以弗所教會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把起初的愛心離棄了。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那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裡,把你的燈台從原處挪去。」說到許多基督徒對主已離棄那起初的愛。如果你我離棄了那起初的愛,就必須回到主面前,不然燈台(見證)就要失去了。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十四題:遵行神的旨意
第二階段:長進的階段 第十四題:遵行神的旨意 一個基督徒自從蒙恩得救之後,就自然而然產生一個心願,願意遵行神的旨意,討主的喜悅。這個題目,在聖經中也是佔了相當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對著進入第二階層長進的基督徒而言,益顯重要。論到遵行神旨意我們要提出三件事: 一、遵行神旨意的重要性 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教導門徒禱告時,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9-10)這說出神的旨意,不但要通行在天上也要通行在地上,如果基督徒不遵行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就不能通行在地,如果基督徒樂意遵行神的旨意,神的旨意則通行在地如同在天。 不僅如此,我們如果遵行神的旨意,我們的心靈就得以飽足剛強,這是約翰福音四章三十四節所記載:「耶穌說,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祂一直遵行差祂來者的旨意,父的旨意就是祂的旨意,叫祂飽足和喜樂,所以一個基督徒越遵行神的旨意就越飽足、喜樂、剛強。反之離開神的旨意就貧窮、飢餓、痛苦。 同時遵行神的旨意有永世的價值,因為約翰壹書二章十七節記載:「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是永遠常存。」可見我們遵行神的旨意,不但今世得見神的旨意在地上通行,並且在永世裡矇神稱許紀念。 相反的,如果我們的生活、工作、事奉、不遵行神的旨意,那麼在永世中,就將要蒙受永遠的虧損。難怪主耶穌在馬太福音七章末了給我們一個嚴厲的警告:「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阿,主阿,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麼。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太7∶21-23)從這段話語中,叫我們看見不但在日常之生活、工作、及一切的事上,都要合乎神的旨意,尤其是神聖的工作(事奉上)更是如此。有一班人雖然奉主的名傳道、趕鬼、行異能,可說是熱心的工作者,但卻因不在神旨意中的事奉,是憑自己的天然意思去行動的,結果主說這樣的人離開我罷,我不認識他。所以弟兄姊妹我們當留心在生活、工作、事奉上,必須遵行神的旨意,不然在主審判時,要受永遠的虧損。 二、主耶穌通行神旨意的榜樣 主耶穌來世上稱自己為人子。祂有時站在神子的地位,有時站在人子的地位。希伯來書十章七節說∶“神阿,我來了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經卷上已經記載了。」這節經節說出主到地上來,為要遵行神的旨意?所以祂自降生在伯利恆,後來生長在拿撒勒木匠家,到了三十歲出來傳道、醫病、趕鬼、直到釘死在十字架,都是遵行神的旨意,一生的道路都在神的旨意中。 主在地上時,親自說了的一句話:「我不求自己的意思,隻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5∶30)可見從主耶穌的宣告中,知道祂是神的兒子,是有祂的地位和權柄,但他寧可把自己的意思置之不理,而照著天父的意思來生活、行事、為人;這事從祂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所說的一句「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太26∶39)充分的表明出來。當祂在極其艱難痛苦之中,仍然是要照父神的意思而行,使神的旨意得以通行。 弟兄姊妹,主耶穌一生的行徑,給我們留下佳美的蹤蹟榜樣,願我們都能看重神的旨意,作一個一生一世遵行神旨意的人。 三、如何明白神的旨意 我們既然看見遵行神旨意的重要性,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才能明白神的旨意呢?有的青年人要進行婚姻,有的中學生要升入大學,到底該修讀什麼科系?有的上班做事經營事業,有的……許許多多,凡百事務都需要知道什麼是神的旨意,然後得以遵行在其中。要明白神的旨意,有四方面應該留意的,請諸位注意。 (一)聖靈的引導 今天神在天上,我們的主耶穌從死裡復活,升上高天坐在寶座上,現在祂差遺聖靈來,住在我們的心裡,今時代就是聖靈的時代,每一個基督徒一蒙恩得救,聖靈就住在他裡面。「聖靈住在我們心裡」的用意,就是把主耶穌(神)的旨意向我們說明,這是明白神旨意的第一個因素,所以我們要學習聽聖靈的聲音。 在書信中,對聖靈有許多說法,有時告訴我們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不要叫聖靈擔憂。意思是說,聖靈在我們裡面,是有動作的,所以我們要留心聖靈,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 在約翰壹書二章二十七至二十八節說:「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這裡說到聖靈又有另一名稱是「恩膏」。它是存在我們的心裡,在凡事上教訓我們,我們曉悟明白。這恩膏的教訓,也就是聖靈的引導。所以我們若要順從聖靈的引導,就必須領會恩膏的教訓,因為恩膏就是內住聖靈之另一名稱。 (二)聖經的教訓 詩篇一百一十九篇一百○五節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我們知道「燈」與「光」是使我們走路得光照,免得絆跌。主的話就如燈與光叫基督徒知道這事可以作,那事不可以作。所以神的旨意一面是借著我們心靈裡的恩膏,叫我們曉悟,一面是借著外面聖經的話語,作我們基督徒路上的明燈。 當以色列人行走在曠野之過程中,耶和華是用雲柱與火柱引導他們。「雲柱」預表聖靈。「火柱」預表神的話。日間用雲住,意思是心靈清明時由聖靈引導;夜間用火柱,意思是聖靈的聲音不清楚的時候,神借聖經的教訓叫我們明白祂的旨意。 (三)環境的安排 除了裡面的聖靈與外面的聖經教訓引導我們之外,還有一件須要留心的,就是環境的安排。詩篇三十二篇八至九節說:「我要教導你,指示你當行的路,我要定睛在你身上勸誡你,你不可像那無知的騾馬,必用嚼環轡頭勒住他,不然就不能馴服。」主要定睛在我們身上,要引導指教我們應行走的道路;但我們不要像無知的騾馬,不聽主的聲音。因為是無知的騾馬,所以主人不得已把嚼環轡頭(指著環境的安排)勒住他。 在馬尼拉我們常坐馬車,當馬跑路的時候,前面遇到車輛或須轉彎時;這時馬車夫就把手中的繩索勒住馬嘴。如果往右,就把繩勒往右邊,往左就勒往左邊。所以當基督徒不走在主旨意中,主就常借環境攔阻我們。如果是在主旨意中,那麼心靈中就平安,環境也順利,我們知道主今天坐在寶座上,祂的權柄統管萬有。就是小小雀鳥若不經天父許可,一隻也不落地,就是我們的頭髮神也為我們編號過,意思是無論大小事都在神旨意的手中。 所以基督徒要明白神的旨意:第一,靈中平安,第二,有神話語的印證,第三,環境的安排也順利,才可算得在神的旨意中。最後還有一件: (四)教會的印證 神的旨意也常借著教會中的同工,或負責人,有屬靈份量的長者叫我們明白。所以一個基督徒如果要較穩妥清楚尋求神的旨意,無論是學業、前途、婚姻、除了得著神的話語,靈中平安,環境順利之外,也可請問同工負責人印證。如此四件一致通過,就可清楚知道相當是出於神的旨意。 比方你要到南島傳福音,裡頭似乎有個意念,但仍不十分的把握,後來讀到聖經知道主的話是要我們到普天下傳福音,這樣前兩件通過,現在就是要看環境的安排。如果主要我去,那麼,就到飛機場去買機票,可是身邊沒有款項?這樣就是環境不效力,所以你也不必東奔西跑向人借貸了,那不是主的旨意了。因為如果是出於主,主必興起環境來效力,如果環境有效力,進一步你還得請問同工,教會負責人,或是主量給的弟兄姊妹們的感覺,是否讚同印證。如果教會印證,那就清楚到南島傳福音,實在是出於神的旨意了。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十五題:事奉主
第二階段:長進的階段 第十五題:事奉主 當一個基督徒進入長進的階段之後,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就是事奉主,關於事奉主我們要提出三點。 一、必須事奉主 為什麼一個基督徒到了長進的階段之後,必須事奉主呢?第一,因為一個基督徒生命長進的時候,心中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喜愛滿足主的心。同時根據聖經,出埃及記十九章六節記載:「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這節聖經給我們看見,神救贖有一目的,要人事奉祂。這節聖經,也是當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過紅海來到西乃曠野時,耶和華曉諭摩西所說,祂救贖他們的目的,乃是要得著一個祭司的國度。“祭司”就是事奉主的一班人。 難怪使徒彼得寫書信的時候說:「你們是蒙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借此使我們看見基督徒蒙救贖後都是祭司。祭司的職責就是事奉主。 所以一個基督徒當長進的時候,他就願意成全主的心意,就是事奉主使主得著祭司的國度。 第二,因為基督徒所得的生命是事奉的生命。 一個基督徒重生得救之後,就得著神兒子的 生命,這生命是事奉的生命。主耶穌也親口說:「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8)主耶穌一生過著事奉神的生活,就是因為祂的生命是事奉的生命。我們今天所得的生命,也是事奉的生命,所以很自然的也就能事奉主。因此一個基督徒如果有事奉,心中就會喜樂,沒有事奉心裡就痛苦。 第三,是為著見證。 羅馬書六章十三節說:「不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是指著事奉主說的。我們既從罪惡中得蒙救贖,理所當然,將肢體獻給神,這樣基督徒能事奉主是一個見證。 二、事奉的意義 一個基督徒不但要事奉主,同時也必須知道事奉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事奉的意義乃是供應生命。今天許多基督徒對事奉有不准確的領會,以為熱心、殷勤、勞苦、事奉,就是為主做工,其實這不過是事奉的活動和表現而已。 事奉真實的意義,乃是供應基督的生命。約翰福音十五章十六節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是被主差遣去結果子。我們如果住在主裡面,主也就住在我們裡面,自然就會結出果子來。 「結果子」是什麼?我們知道葡萄的果子從何而來?乃是葡萄樹身的營養分輸送到葡萄枝子之後,就結果累累。這累累的葡萄就是葡萄生命流露的結晶。主說,是我分派你們去結果子。意思是說,主耶穌的生命從我們身上流露出去。 三、怎樣事奉主 既然我們知道事奉之重要,也明白事奉的意義,那麼要如何事奉主呢? (一)奉獻 羅馬書六章起頭說到受浸,接著提起要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羅6∶13)意即受浸之後,就要把身體奉獻當作義的器具被主使用。因此要事奉就要先奉獻。 羅馬書十二章是說到基督身體的事奉。第一節說到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然後才有肢體各盡其職的事奉。可見事奉的第一步驟是奉獻。 (二)明白神的旨意 羅馬書十二章第一節提起奉獻之後,第二節就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意即奉獻之後,接著要明白神的旨意。可見事奉的第二步驟就是明白神的旨意。如果我們不照神的旨意事奉,則不但不能討神喜歡,反而破壞神的計劃,真盼望學習大衛的事奉,他是合神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神的旨意。使徒行傳十三章三十六節說:「大衛在世的時候,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 (三)各盡恩賜 羅馬書十二章第一節提起奉獻。第二節說到明白神的旨意,第三節起說明肢體各盡恩賜。可見事奉的第三步驟,就是基督身體中,各肢體應用恩賜事奉主。例如說:「或說預言,就當照著信心的程度說預言;或作執事,就當專一執事;或作教導的,就當專一教導;或作勸化的,就當專一勸化,施舍的,就當誠實,治理的,就當殷勤,憐憫人的,就當甘心。」(羅12∶6-8)意即有的恩賜,是看望牧養信徒;有的是造就的,有的傳福音救靈魂,各有各的恩賜,在教會中互相配搭,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這就是事奉主。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十七題:接受十字架
第三階段:成熟(老練)的階段 第十七題:接受十字架 關於基督徒生命的道路,我們已說過第一階段,(基層的階段)及第二階段(長進的階段)。接著我們要說到第三階段(成熟或稱為老練的階段)。這一層經歷的主要內容是,接受十字架,充滿基督,讓基督管理等。 關於接受十字架,許多人有不准確的觀念,以為接受十字架就是受苦。因此,許多基督徒遭遇艱難困苦時,就以為是接受十字架,其實這是不對的。不錯,接受十字架必須受苦,但是受苦卻不一定是接受十字架啊! 一、十字架的意義 十架字準確的意思是死而復活的經歷。另一面引用保羅在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說的:「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 由此可見十字架另一面的意義,乃是我死主活。當一個基督徒進入長進的階段之後,主就要繼續將他帶進第三階段,這時候就必須經歷十字架。現在我們要說到: 二、必須經歷十字架 為什麼必須經歷十字架呢? 第一,因為神設立生命增長的定律,是由死亡得生命。 約翰福音十二章二十四節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由此節聖經使我們看見生命的定律,是由死亡得生命。假如一粒麥子不是落在地裡死了,乃是放在玻璃櫥裡即仍舊是一粒。假如這粒麥子是落在地裡死了!爛了!但隨後就要從地裡發芽長大,結成許多子粒麥子。落地就是經過死亡,然後帶進生命。所以我們要有成熟的生命必須經過死亡,就是經歷十字架。 第二,是先拆毀後建造。 意即除去舊造進入新造。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靜思一下,我們這由亞當而來的舊造墮落的生命,是自高、自大、自滿、自足、自私、自利、自信、自義,……如此敗壞的肉體,怎能使生命長進呢?就著神做工的定律,乃是先拆毀舊造,然後建立基督的王權,使基督的身量,基督的生命(新造的)一直在我們的裡面增長增多。十字架就是除去我們的舊造、血氣、肉體、天然,然後聖靈才能在我們裡面建立組織新造。 第三,生命長進真實的意義,乃是神的性情加多,基督的身量增長,聖靈的地位擴大 ,其途徑就是接受十字架的工作。各位弟兄姊妹,如果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沒有準確的領會,以為基督徒熱心殷勤,就是生命長進,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因為熱心殷勤的基督徒,在神眼光中卻往往是滿了自己。外面可以有許多勞苦服事,但是裡面卻是充滿了血氣、肉體,既不屬靈,也不長進。所以一個基督徒屬靈生命到底有否長進,乃是看基督的性情在他身上有否增加? 神就是光,所以一個基督徒如果生命長進,他的裡面定規是透亮的,與他接觸時,就會蒙光照。神也是愛,所以一個長進的基督徒,因著神性情在他身上增多了,因此與人接觸時,就不知不覺流露了神的愛。不是天然的感情,不是人意之善行。今天一般基督教團體的信徒大多是聯絡感情,彼此禮讓互相恭維,卻不是神聖的愛之交流,自然活不出神聖潔的性情來。 長進的基督徒是基督身量的增長。就是越發活出基督的模型(樣式)。我們的生活怎樣呢?保羅在腓立比書一章十節所說:「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的「顯大」就是增長。 長進的基督徒是聖靈的地位擴大。我們信主後,就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聖靈在我們裡面是有地位的。如果聖靈在我們裡面沒有地位,反而是我們的老亞當,我們的老「己」一直做主做王,這樣一來不管他外面多熱心、多勞苦,在神眼光中他生命卻是不長進的。所以為要使神性情加多,基督的身量增長,聖靈的地位擴大,非接受十字架不可。因為只有十字架能治死舊人帶進新人。十字架使人自己減少,使神性情增加。正如約翰福音三章三十節所說:「他必興旺,我必衰微。」 三、接受十字架的步驟 我們要怎樣接受十字架?這是一個切身的問題。 (一)看見十字架同死的事實 接受十字架首先必須得著聖靈的啟示,看見同死的事實。關於主耶穌被釘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時完成救贖,就著客觀的事實說,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已經成功了。各各他十字架的救贖,是說出十字架同死的事實。當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成功了救贖時,神已經把我們所有得救的人都包括在祂裡面釘死了。同時它所包含的意義,也是無限的廣闊。現在我們是要知道到底十字架與我們個人有什麼關係?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記載:“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是保羅從聖靈所得的啟示,是十字架經歷核心的經節。 現在我們把同死的事實稍為分析一下;就著主耶穌在十字架釘死的客觀事實,與我們個人的主觀經歷有兩個意義。 1. 代替 各各他十字架與我們個人關係的第一個意義是代替。「代替」的意思,就是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擔當世人的罪,代替世人受神公義的審判。這是彼得前書三章十八節所說的:「因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這就是神審判了耶穌,就不再審判我們的原因。所以以賽亞書五十三章五節說:「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這是十字架重要的意義。 2. 聯合 第二個意義是「聯合」。「聯合」的意思就是主耶穌不僅是自己,乃是穿上全人類被釘十字架。所以當主耶穌釘在十字架時,我們已經與祂聯合同釘了。故此,祂死我們全人類也與祂一同死了。這件事保羅被聖靈開啟而看見了!主耶穌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說:「成了」。那時歷世歷代古今中外所有的信徒,也都與基督一同釘死了。 各位弟兄姊妹,主耶穌釘死的事實有兩面:第一,是代替。第二,是聯合。今天我們的布道會隻傳主耶穌在十字架上代替這一面,很少說到與基督聯合這一面。所以保羅得聖靈啟示的時候,他寫羅馬書在六章三節說:「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麼。」意即我們這些受浸的人,必須知道一件事, 就是我們受浸和基督一同死,一同埋葬了,三節說:「豈不知」就是應當知道。四節又說:「所以我們借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借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這裡說我們從水裡起來,就是與基督一同復活,這是各各他十字架聯合所成功的事實和意義。 有一次,報紙刊登一個人一腳踢死三條命。一個人怎麼有那麼大的本領,一腳竟踢死了三條命呢?原來是一個孕婦懷了雙胞胎,這個人一腳踢死這孕婦,這孕婦死了,胎兒也與母親同死。這故事所說出的聯合,正如我們的主在十字架釘死時,我們也與祂聯合同釘的事實一樣。 弟兄姊妹,這是何等的福音!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死了,我們也與祂同死了,並且將來還要與祂一同進入神的國。當我們這樣看見與基督聯合同釘時,我們就要脫離罪的權勢?而過著得勝超脫的生活。 當一個基督徒!認真追求主,並接受十字架,就能進入生命成熟的階段。如果一個人要經歷十字架,必須先看見十字架同死的事實。經歷十字架不是自告奮勇要背十字架,乃是有一天,心靈被聖靈開啟,看見主耶穌在各各他十字架上把我這舊人與祂一同釘死。就經歷說,第一,是看見主在十字架上代替我死,第二,是看見我與基督聯合同死。這是接受十字架之第一步。 (二)接受十字架治死的工作 看見十字架同死的事實,是指著客觀的事實,接受十字架治死的工作,是主觀的經歷。要使各各他的十字架成為我們每天的經歷,就要接受十字架的治死。這個經歷我們要提出兩點: 1. 裡面的治死 主耶穌在十字架上釘死了,今天在我們基督徒的身上,必須天天有這個經歷。為這緣故,保羅在羅馬書六章已經說到我們這些受浸的人,是已經與祂同死了,到了八章十三節又說:「若靠著聖靈治死身體的惡行,必要活著。」可見「靠聖靈治死肉體」,那是指著裡面的治死說的。 各位弟兄姊妹,在我們肉體中有許多的敗壞,就如自高、自大、(驕傲)自滿、自足、(看不起別人、不服人)自私、自利(專顧自己,不顧別人…)還有許多嫉妒、分爭、不赦免人,太多太多的摻雜,這些就著主觀的經歷說,必須借著十字架置之於死地。那麼如何靠聖靈治死這些肉體的敗壞、污穢、邪情、私欲等呢?有一件非常重要的經歷,就是要活在與主交通中,這些基督徒生命經歷第二階段已說過,我們不再贅述。我們知道當我們活在與主交通中,很自然聖靈就將十字架的治死執行在我們的肉體上;同時也作更新的工作。因聖靈得掌權,肉體就失去地位。 2. 外面的拆毀 接受十字架治死的工作,除了裡面治死外,還有一面是外面的拆毀。哥林多後書四章八至十節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這裡說出十字架有一主要的工作,就是拆毀的工作。「四面受敵」,就是遭遇環境的艱難,如俗語雲:“四面楚歌”,受到四周的包圍和攻擊。「心裡作難」,是發生難題時,左右為難、進退維谷的光景。「遭逼迫」,可能因著向主忠誠反而引起信徒們的誤會,批評和反對,或在外邦人不信的家中遭受父母長輩的壓迫。「打倒了」說到壓力太大,叫人站立不住,如同保羅在亞西亞時,所遭遇的,被壓大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這一切不順的環境叫我們艱難痛苦的經歷,就是十字架外面的拆毀。 當基督徒經歷十字架的時候,是很奇妙的。如同保羅所說: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意思是死裡復活。如麥子落地卻結出許多子粒來。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是說出仍滿有盼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是經歷主仍然保守。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就是由死亡得生命,從死亡中出來。 親愛的弟兄姊妹,主為叫我們經歷十字架,祂就興起外面的環境,為要拆毀我們這個舊人。我們要接受十字架,不埋怨,沒有不平、不滿,服在神大能的手下。這樣有個榮耀的結果,就是在十節所說:「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所以弟兄姊妹,當我們遭遇環境的艱難時,要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知道這是十字架外面的拆毀,為要除去舊造,建立新造,使屬靈的生命長進,增加基督的身量在我們身上。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十八題:聖靈充滿
第三階段:成熟(老練)的階段 第十八題:聖靈充滿 關於「聖靈充滿」這個題目,在今日基督教裡面曾引起許多的辯論爭執。如果是五旬節系統的教會,是一直強調聖靈充滿;但另一面有許多的基督教團體,不但拒絕,甚至批評論斷聖靈充滿這件事。但願各位先平心靜氣不主觀、沒成見、單純的回到神的面前,一同看聖經到底是怎樣記載。 一、要被聖靈充滿 聖經明文記載,我們必須被聖靈充滿。這是以弗所書五章十七、十八節所記載: 「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這處的聖經,第一叫我們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是什麼呢?第二,叫我們知道被聖靈充滿是主的命令,如同主命令門徒要到普天下去傳福音一樣。 聖靈充滿不僅是神的命令,同時也是救恩中的一部份。神豐滿的救恩,不只是預備主的寶血洗淨我們的罪,不只是叫我們稱義、成聖、有平安、喜樂、其中還有一福份就是聖靈充滿。 不僅如此,在加拉太書五章二十二至二十三節說到聖靈九樣的果子。一棵樹怎樣能結出果子呢?樹能結果子是說出樹的生命豐盛到一地步,生命滿溢就結出果子來。聖靈果子出現在基督徒的身上,是因聖靈在基督徒的身上有地位,逐漸的滿溢出來。加拉太書五章說到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九樣。這是基督的美德也是活出基督的模型。這是主對每個基督徒身上所要得到的見證,也是我們應當羨慕的榮形。 二、聖靈澆灌,聖靈充滿與聖靈的洗之區別 關於「聖靈的浸」這個名稱,在聖經中有三個不同的稱呼,有時稱謂聖靈澆灌,有時叫做聖靈充滿,有時又名為聖靈的洗。 路加福音三章十六節說:「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就是主復活時對門徒說過,不多日,你們要受聖靈的洗。聖靈的洗(聖靈的浸)約翰的介紹,也是主對每個信徒的應許。 彼得在五旬節被聖靈澆灌,站起來說話,他的信息是傳到聖靈澆灌。又在使徒行傳二章見證:「基督既被神的右手高舉,又從父受了所應許的聖靈,就把你們所看見,所聽見的,澆灌下來。」(徒2∶33)那天領受他話的人都得救了,也都受浸並都得著聖靈,那時門徒約添了三千人。 在使徒行傳一、二、三章裡我們可以發現這三個不同的名稱,就是聖靈的洗,聖靈的澆灌,聖靈的充滿,這三個稱呼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五旬節前在耶路撒冷樓上有一百二十人,禱告聖靈下降的時候,門徒們都同時經歷聖靈澆灌,聖靈充滿,和聖靈的洗;至於這三個名詞之微妙區別何在,我們可以這樣說。 「聖靈的洗」是指著當一個基督徒第一次得著聖靈澆灌的時候,叫做得著聖靈的洗。第一次聖靈澆灌,我們特別稱為聖靈的洗(浸)只有一次。以後再得著聖靈就稱呼聖靈的澆灌。 「聖靈充滿」則當聖靈澆灌在我們身上,聖靈大量涌進沖入我們的靈裡,靈裡就滿出聖靈,我們稱為「聖靈充滿」。所以當我們被聖靈澆灌的同時也就得著聖靈充滿。如同大桶水倒在小杯裡,就滿溢出水來一樣。 至於經歷來說,聖靈澆灌是重於能力和工作。使徒行傳一章八節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所以聖靈的澆灌是注重能力和神的工作這一面。 聖靈充滿是注重生命經歷(生命長進)所以聖靈充滿是注重裡面,聖靈澆灌是注重外面。 每個基督徒得著聖靈充滿的度量也不同,初蒙恩得救所得的是一點點而已,越接受十字架的人,聖靈充滿的度量就越深廣。 三、如何被聖靈充滿 「聖靈充滿」是聖經中的經歷和事實,所以我們不可忽略。但是盼望弟兄姊妹不要誤會,我們不是在這裡強調主張聖靈充滿,我們乃是把基督徒生命的道路所應有的主要內容陳列出來。 聖靈充滿既是主要的生命經歷,那麼我們要如何被聖靈充滿呢? (一) 相信 要相信主有豐滿的聖靈要賜給我們。我們只要相信就可以得著。正如當我們得救時,並不是靠什麼勢力、才能,乃是相信就夠了。約翰福音七章三十七、三十八節主耶穌說:「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信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主耶穌在地上,未得榮耀之前,把聖靈比如“活水」。「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就是指著被聖靈充滿。所以要被聖靈充滿,只要相信不懷疑就可以了。 (二) 順服 有的人雖然相信,但卻不順服。主是察看人心肺腑的神,我們如果存心不順服,自然不能被裡靈充滿。有的人要被聖靈充滿是為得著能力、傳名聲、得恩賜、引人注意,這樣動機不純潔,主可不一定要充滿他。在使徒行傳五章三十二節說:「神賜給順從之人的聖靈,也為這事作見證。」這是彼得在公會前作主見證時說的。各位弟兄姊妹,可能你是多年追求聖靈,卻一直得不著,並不是你不相信,很可能是你與主之間有掙扎,不肯順服,所以在主面前我們不但要相信,同時也要順服,這樣就會被聖靈充滿。 (三) 接受十字架 一個人如果要不斷的被聖靈充滿,必須繼續接受十字架。因為聖靈要賜給人有一屬靈的定律,就是十字架引進聖靈。何處有十字架,何處就有聖靈。何處有十字架的經歷,何處就有聖靈的地位,這是神不改變的定律。我們可以舉幾個例證於下: 1. 先祭壇後降火 以色列百姓在會幕內事奉耶和華時,把牛羊獻在祭壇為神的供物,天上就降下火,燒掉壇上的祭物。祭壇預表十字架的經歷,意思是先經歷十字架後,才經歷聖靈充滿。列王紀上記載先知以利亞與巴力假先知爭戰時也不例外,以利亞是先把已毀壞的祭壇重修起來,然後把集物擺在其上,那時天上就降下火來。所以是先祭壇後降火,說明是十字架引進聖靈。 2. 先約但河後加倍的靈 當以利亞被耶和華提接升天時,問以利沙說,你要什麼?以利沙說:願感動你的靈,加倍感動我。以利亞說,你所求的難得,但我被接去離開你的時候,你若看見我,就必得著。於是以利亞無論到哪裡去,以利沙就跟著到哪裡;最終以利亞就過了約但河,以利沙也和以利亞過約但河,果然當以利亞被接升天時,以利沙看見了就得了加倍的靈。「約但河」是十字架的預表。所以是先有十字架,才有聖靈。是先過約但河後得加倍的靈。 3. 先空瓶後倒油 這也是記載在列王紀中,說到有一先知門徒的妻,丈夫死了,債主要來取她兩個兒子為奴仆。後來寡婦找以利沙,以利沙就告訴寡婦儘量向鄰舍借空器皿,將家中一瓶油,倒在空器皿裡。都倒滿了,得以賣油還債,剩下可渡余生之年日。「空器皿」是預表十字架,倒空我們自己的經歷。「油滿器皿」是聖靈充滿。 4. 先受浸後聖靈降下 主耶穌的經歷也不例外,祂先下約但河受浸,然後天開了,有聖靈仿佛鴿子降在她身上?「受浸」是經歷十字架,「鴿子降」就是聖靈降臨。並且主耶穌是先在各各他十字架釘死,後有五旬節聖靈降臨。 關於聖靈充滿的表現和證實,這是較容易起爭辯的,所以我們不提,只是告訴弟兄姊妹在聖經中告訴我們,神有一福份要賜給我們經歷的是聖靈充滿。如果我們相信、順服,接受十字架,就可經歷神所賜的福份,被聖靈充滿。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十九題:基督是一切
第三階段:成熟(老練)的階段 第十九題:基督是一切 當一個基督徒的生命路程,一直長進到第三階層,最終就是達到完成神的旨意。 一、神永遠的旨意要基督成為一切的內容 在神永遠的旨意中,有一榮耀的計劃,就是設立基督作一切,也就是神設立祂的兒子作所有受造之物的一切。這是一件聖經中神聖的思想和奧祕。這本聖經乃是為耶穌基督作見證:聖經中說出神永遠的計劃和旨意,從聖經中我們得到神的啟示,知道神是設立基督作一切。 歌羅西書三章十一節說:「惟有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裡面。」在中文聖經翻譯是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這節聖經說出神永遠旨意中,是設立基督成為我們的一切。關於「基督是一切」有多方面的意義。 (一)創造的意義 以弗所書一章二十三節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 「充滿萬有者」是說出當神的計劃完成之時,主耶穌有一個工作,就是充滿在一切裡面。當那一天在榮耀裡我們是隻見耶穌。全宇宙中所充滿的也是基督。如果我們問宇宙為什麼存在,有一最完滿的答案,就是為著基督。因為神創造萬有是要基督作一切的內容。 (二)救贖的意義 為什麼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道成肉身來到世間救贖人類呢?就初淺的解釋,是神愛世人不願人沉淪,要萬人得救。事實上主耶穌實在愛我們人類,甚至舍了自己的命。但是就較深的意義說,主耶穌救贖我們人類乃是祂要作我們一切的內容。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這裡說到基督十字架的救贖,不僅是擔罪,更是解決了舊人「我」,使基督在人裡面活著。是基督作我們個人的生命與內容。甚至主再來之時,信的人要從死裡復活,身體得贖,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3∶21),從裡到外都是基督。 (三)基督徒的意義 基督徒原文的意義是基督人。這是記載在使徒行傳安提阿教會第一次開始的稱呼。什麼是基督人,就是屬於基督的一班人,讓基督住在他的心裡,又讓基督在他心裡長大,並且基督在他身上彰顯。也就是說這個人,就是基督作他的性質和內容,外表和彰顯。並不是說他加入教會參加宗教團體叫基督徒。乃是因神對每一個屬祂的人都有安排一條生命的路程。自重生開始,主耶穌住在我們心裡,如同嬰孩出生,後來逐漸長大。正如加拉太書所說的,基督在我們裡面成形。當基督逐漸在我們裡面成形,神另一面借著十字架的工作,把我們模成神兒子的形象。最終就是保羅所說的,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因我活著就是基督。這才是基督徒的真意義。 (四)教會的意義 以弗所書一章二十三節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原文是充滿萬有者的豐滿。)」意即教會是基督所滿溢的,也就是彰顯基督的豐滿。諸位弟兄姊妹,教會不是偉大的建築物,也不是挂著基督招牌之團體,教會乃是以基督作內容生命。教會也是基督在一班人身上得到彰顯。 二、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能、公義、聖潔、救贖 現在我們要從信徒的經歷中來說明基督如何作一切。在哥林多前書一章三十節說:「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能、公義、聖潔、救贖。」這節說明基督是信徒的一切,我們得到基督的救贖之後,就逐漸長大成人。 (一)基督是我們的智能 我們以前有一個不准確的領會,以為神創造人賜給人智能。所以我們就當儘量以這個智能來為神做工。這是一般人的想法。但是當我們蒙救贖之後,必須改換觀念,因為在神永遠的旨意中是使基督成為我們的一切。如何使基督成為我們的一切呢?第一,就是神先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智能。弟兄姊妹,一個人生存於世,行事為人須要智能,智能是生存的方法(Way),智能支配生活,所以當我們蒙恩得救那天開始,須把人的智能放下,使基督住在我們裡面作我們的生命。以後這位基督就在我們靈中給我們教導,這個靈中的教導就是真智能。當我們要經營生意或青年人要進行婚姻時,就向主仰望、求問,這樣主在我們靈中就會教導我們,我們按著這教導去遵行,就是基督成為我們的智能。這也是基督徒生活的準則。 相信各位曾經經歷到,當你向朋友作見證,傳福音時,你就要發現很奇妙,你所講的也不是你事先預備的,乃是主賜給你臨時口才,叫你如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來,使聽者深受感動,你自己也承認不是你說的,是主說的。相信單就這一例子,已足夠叫你領會基督成為我們的智能是怎麼一回事了。 (二)基督是我們的義 什麼是義?「義」是手續。神在宇宙中有祂的方法和手續,凡違背神的方法和手續,我們稱為不義,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義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神不再定罪我們,反而稱我們為義。這是指著我們得著稱義的地位,不再受審判。 另一面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義,在經歷上,我們的生活、動作、行事、為人,都要合乎神的方法和手續,就是使主耶穌基督從我們身上活出來,神看為義。所以我們要如何討神喜歡呢?就是讓基督從我們身上彰顯出來。 (三)基督是我們的聖潔 我們以為不犯罪就是聖潔了,其實不是這樣,因為全世界在神的眼光中都「俗」了。不管你如何念經修行,只要是出於人的,都是「俗」的。只有神是聖,只有神的兒子是「聖者」。主耶穌住在我們裡面,我們就得著了神聖的生命。當我們說錯了話,主在我們裡面立即責備,叫我們心裡痛苦。當我們作錯了事,心裡馬上難受,因為違背了神聖潔的性情,但當我們照著祂的旨意行事為人時,裡面就滿了平安喜樂,因為是合乎神的聖潔。我們如果常活在與主交通中時,很自然的我們行事為人就要彰顯基督。當我們與世人接觸時,他們就要說我們是聖潔的人,不是我們努力修行,乃是主耶穌從我們身上活出來。 (四)基督是我們的救贖 當我們相信接受主耶穌的那一天,主就住在我們裡面,我們的靈就得了救,也得了永生,但是我們的魂(心思、意志、情感)必須經過聖靈的更新,才能逐漸活出主的模型。並且我們還是罪身(敗壞的肉體)有一天我們息了世上的勞苦。但有的人,或者較為蒙恩,當主耶穌第二次再臨時,他仍在地上,那時凡已離世的,都要從死裡復活,還留在地上的要活著被提。當那日,我們這卑賤的身體,要改變為榮耀的身體。這就是靈、魂、體、都得救,這也就是完全的救贖。所以神使基督成為我們的救贖,就是主住在我們裡面,成形在我們裡面,叫我們活出祂的榮形,有一天身體改變像主一樣。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二十題:基督作元首
第三階段:成熟(老練)的階段 第二十題:基督作元首 基督徒生命的道路是自第一階段進入第二階段,最後又進入第三階段,也就是生命成熟的階段。最終當我們生命達到最高峰時,就是前一題基督是我們的一切,但另一面來說,就是基督作元首。 一、神永遠的定旨使基督在萬有中居首位 神永遠的旨意,不但以基督作我們的一切,而且以基督作元首。神在永世中,有祂永遠的計劃和旨意,就是讓基督成為我們的一切,另一面是讓基督作元首。現在我們要從幾方面來看,神這個最高的心意。 (一)創造為使基督居首位 歌羅西書是記載基督作元首的一本書,第一章十六節說出神創造的目的是什麼? 「 因為萬有都是靠他造的,無論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見的,不能看見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執政的,掌權的,一概都是借著他造的,又是為他造的 」 又在十七節說: 「 他在萬有之先,萬有也靠他而立。 」 意思是宇宙一切的創造,都是為著主,並且主是在創造之先,萬有也是靠著祂而立。又在十八節說: 「 他也是教會全體之首,他是元始,是從死裡首先復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 」 這三節聖經說出創造的存在,乃是為著基督,為使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 (二)救贖為使基督居首位 歌羅西書一章十八節說到基督是教會全體之首,當祂釘死十字架上,又從死裡復活就是指著救贖說。所以從死裡復活是包括救贖的中心內容,有一目的要使祂在凡事上居首位,就是要基督在凡事上做主做王。 各位弟兄姊妹,切勿以為你蒙救贖是為免沉淪得永生上天堂,其實在神的思想中,主救贖我們,乃是要在凡事上居首位,叫我們活著為耶穌。讓基督作我們的主。 (三)基督作各人的頭 哥林多前書十一章三節說: 「 我願意你們知道,基督是各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神是基督的頭。 」 意思是說神救贖我們,祂有一個思想,就是要作每個人的頭。弟兄姊妹,我們每個人都有頭,這頭就是耶穌基督。哥林多前書就是要應付哥林多教會的難處。其中有一難處就是因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在爭權奪利要作頭。所以保羅寫書信說基督是每個人的頭,無論是何等樣的人,必須知道基督是我們每個人的頭。 (四)基督作教會的頭 歌羅西書一章十八節說到基督是教會的元首,但是請捫心自問,我們所服事的教會是誰作元首?基督真的是教會的元首麼?哦!今日普世教會有一可怕的光景,就是民主思想,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提出主張,是否真的個個俯伏在主面前放下每個人的意見、主張、看法、地位、榮耀,承認主是元首麼?今天很難得找到一個人真正俯伏在主面前,要在凡事上讓基督作元首。啟示錄說到老底嘉的教會。 「 老底嘉 」 就是民主。今日的教會常有爭權奪利。甚至演出很不好的悲劇來,究其因沒有別的,就是不讓基督作元首。所以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在凡事上讓基督作元首,讓基督做王發號施令,如此才能讓神的旨意在地上得以通行。 (五)基督作萬有之主 使徒行傳十章三十六節說: 「 神借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 」 這是彼得奉差遣到哥流家,所傳的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是萬有的主,意思是祂無論在何事上,無論在何處所,祂尼都是主。換句話說,耶穌基督是一切的主。我們的耶穌基督已經從死裡復活,被神右手高舉立為主,為基督,作了萬有的主宰。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神永遠的計劃,祂已完成了,耶穌基督已作了萬有的主,等候我們這一班蒙救贖的人,向祂投順使基督作萬有之首,建立在我們個人、家庭、及社會之上,使主得著稱頌。 二、撒但攔阻基督作元首 根據聖經的記載,宇宙為什麼有魔鬼的存在?為什麼神要創造魔鬼呢?要解答這問題,必須知道魔鬼的來歷和演變。魔鬼原是天使長基路伯,它本是諸天使中最榮耀,最美麗的,但是有一天,天使長要高舉自己的寶座,與至高者同等。我們知道三而一的神,乃是立神的兒子耶穌基督作萬有之首,神已定規基督為一切之主。祂必在凡事上居最優越的地位。竟然天使長要推翻神兒子榮耀的地位,所以被審判並帶著所有背叛的天使被丟在黑暗裡,構成了黑暗的國度。今天作了空中掌權者的首領。在這一件事上,有一嚴重的警告,就是神不准任何人侵犯神兒子的地位,神也不准任何事物來推翻基督的權柄。由於神已察看天使長心中的不義,故此把它審判成為魔鬼。 後來神創造始祖,把他們安置在伊甸園,魔鬼借蛇引誘始祖,向他們建議,你們如果吃是非善惡樹的果子,就能像神有智能。 「 像神 」 就是與神同等、一樣有智能,這就是要高升地位。始祖被引誘吃了善惡果子,就墮落了。由此可見魔鬼借蛇引誘人的方法不例外,就是要人出頭,這一再叫我們看見魔鬼,有一思想就是攔阻基督作元首。 各位弟兄姊妹,我們必須看透魔鬼的詭計,不要基督作元首。所以如果我們個人或教會不要讓基督作元首,這正中了魔鬼的詭計。 三、墮落的人類都想要作頭 從人類墮落歷史看,直至如今,人豈不是自始祖一代又一代一直是人要作頭麼?如巴別塔的歷史,人豈不是要造一座塔頂天,神看見人要高抬自己,就變亂他們的口音。從教會歷史來看,也是這樣,以色列百姓出埃及過紅海,經曠野一路上,心中不滿,不平的埋怨摩西;可拉,大坍,亞比蘭的背叛,豈不是為爭地位麼? 就今日人群社會來說,在學校裡,學生對老師是無禮的論斷、批評、反抗,在家庭中有多少兒女是孝順父母呢?這都是撒但思想侵犯了人類;就著教會而論,今天是以選舉推荐,人出頭不是讓基督作元首來定規。而把人的作法代替基督的主權。各位弟兄姊妹這些事實叫我們看見撒但是一直攔阻基督作元首。甚至墮落的人類也是想要作頭,這都是破壞神的旨意。願主憐憫我們,肯順服基督,讓基督作元首。 四、基督作元首的途徑 在神永遠的旨意中,既然定規基督要在萬有中居首位,那麼祂必定成全這件事。雖然撒但千方百計攔阻基督作元首。並且墮落的人類,甚至屬肉體的基督徒千思萬想的搶奪基督的主權。但是神的工作總是得勝的,因為她會抵擋撒但的破壞,祂會剷除人類的難處,最終基督還是要作元首。 那麼基督是怎樣作元首呢?換言之,基督作元首的途徑是什麼? (一)借十字架 神做工有一個定律,或說有一個原則,就是借十字架達到寶座。路加福音二十四章二十六節記載: 「 基督這樣受害,又進入祂的榮耀,豈不是應當的麼。 」 這裡告訴我們基督受害是經歷了十字架,而進入他的榮耀是登上寶座,是應當的。因為這是神做工的定律。難怪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卑為人受死、復活、升天,就被神立為上。使徒行傳二章三十六節說: 「 故此,以色列全家當確實的知道,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 」 就是使徒保羅寫腓立比書二章六至十一節也說: 「 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將他升為至高,又賜給他那超乎萬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穌的名,無不屈膝,無不口稱耶穌基督為主,使榮耀歸於父神。 」 可見主耶穌是借著十字架登上寶座,作了萬有的主宰。 十字架既然是基督登寶座的途徑,那麼十字架的經歷是什麼呢?我們在第十七題已經講過 「 接受十字架 」 ,所以在此不再贅述。簡而言之,十字架是除掉人的自尊,帶進基督的王權。十字架是拆毀人的權勢,建立基督的寶座。哥林多後書四章十節說: 「 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 」 意即十字架的死,除去人的舊造,帶進基督的新造,使基督的生命增長、掌權、彰顯。 啟示錄二十二章一節也記載: 「 神和羔羊的寶座。 」 這裡形容寶座是羔羊的寶座。說出十字架帶進基督的王權。因為寶座是預表做主掌權,羔羊是預表十字架的經歷。可見基督作元首,有一途徑是借著十字架。 (二)借聖靈 約翰福音十六章八節記載: 「 他(聖靈)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 意即聖靈有一個工作是光照。叫人在光中受審判,受責備,而扑倒下來,自然基督就做王掌權。 當約伯在苦難中與三個朋友辯論時,他還是充滿自義。但是到了約伯記四十二章,他蒙了光照,看見自己的敗壞扑倒下來時,就說: 「 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因此我厭惡自己,在塵土和爐灰中懊悔。 」 (伯42∶5-6)可見聖靈光照的結果,一面叫人扑倒,一面叫主做王。 約翰壹書二章二十七節記載: 「 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 」 這裡告訴我們恩膏所說明的聖靈,住在我們信徒裡面。在凡事上要教導我們,只要我們順從恩膏的教訓,祂就管理我們全人,做主,做王。說明聖靈的工作,是要在人裡面,管理我們,帶進基督的王權。 親愛的弟兄姊妹,基督作元首的途徑,一面是借著十字架,一面是借著聖靈。因此我們要厲害接受十字架,並認真順從聖靈,好讓基督在個人身上,並在家庭裡,更是在教會中作元首。 末了的話 (一)基督徒生命的道路,共計二十題,是由淺入深,分為三個階段。在學習經歷的過程中,是混合著經歷。 (二)就生命程度而言,有人大半的時間是在第一階段,也有的人是在第二階段,但也有極少數人是在第三階段。 (三)在屬靈經歷上,是以第一階段為根基,然後經歷第二階段,至終達到第三階段。可是每一課都沒有畢業。乃是要一直帶著經歷學習直到見主面。 (四)如果要有果效的行走在生命的道路中: 要有堅強迫切的心願,祈望能達到屬靈高峰。 靠聖靈的啟示,承認靠自己(人的天然)是無能為力,完全仰望神的憐憫。 繼續的奉獻,無論失敗或得勝都要每日更新奉獻,繼續不斷過著奉獻的生活。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 第十六題:彼此相愛
第二階段:長進的階段 第十六題:彼此相愛 當一個基督徒在生命長進的階段中,除了與主直接有密切的關係,活在與主交通中,遵行神的旨意事奉主,討主喜悅外,還有在橫的一面,就是與眾聖徒生活共處的經歷,需要彼此相愛。 一、彼此相愛的重要性 使徒老約翰被聖靈感動說了一句話:「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壹4∶16)這裡說到神本身就是愛,我們如果住在愛裡,就是住在神裡面。這樣神也住在我們裡面;由此叫我們知道,我們何等須要住在神愛裡面而彼此相愛。我們如果越住在神裡面,神的成分就越加多,我們屬靈生命就越增長。 許多人以為僅住在神裡面就好了,於是老約翰就再說,如果不會愛看得見的弟兄,如何會愛看不見的神呢?所以我們如果彼此相愛,就是愛神,也是住在神的裡面 主耶穌一生三十三年半,到處流露神的愛,舍己救人,叫人得益處。這是主耶穌生命的本質。今天我們重生得救,主耶穌的生命就進入我們裡面,祂的生命既是舍己愛人,所以祂在我們裡面,也要求我們活出祂生命的本質?舍己愛人的生活來。 不僅如此,主耶穌在約翰福音十三章三十四至三十五節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從主的命令中看到彼此相愛之重要性。 主的命令,與舊約的誡命不一樣,舊約的誠命,只是外面的律法,以色列百姓憑著肉體根本不會成全律法。新約主的命令,是當我們蒙恩重生得救時,主的生命就住在我們裡面,這生命是無窮生命的大能,所以我們靠主生命大能,得以遵守主的命令,活出彼此相愛的生活,當我們相愛,眾人就認出我們是主的真門徒了。 弟兄姊妹,所以一個長進的基督徒,他有一個重要的經歷,就是彼此相愛。在這末了的世代,人人都是自私自利,專顧自己,因此我們更須要活出彼此相愛,不然怎能討神的喜悅?在啟示錄的七封書信中,只有一個教會蒙主喜悅,得主稱許的,就是非拉鐵非的教會。「非拉鐵非」的意思就是弟兄相愛。主歷代要得著的教會,就是彼此相愛的教會。 二、如何彼此相愛 在今日的教會中,「彼此相愛」這個實際,雖是個老生常談的題目,卻常是一張不能兌現的空頭支票。到底應該怎樣才能夠切實彼此相愛呢?當然彼此相愛的範圍甚為廣泛,我們僅從聖經提出三個主要內容交通於下: (一)見利退讓 今天我們都是走生命道路的一班人,有一件不可否認肉體中的弱點,就是「己」的生命太大,所以自亞當墮落以來,所有人類都是自私自利。但是主耶穌的生命是舍己彼此相愛,所以當我們見到利益的時候,要退讓。不但對利益不爭,反而退讓,這是彼此相愛的美好表現。 在創世記十三章記載一個感人的故事,就是:當亞伯拉罕和羅得從埃及回來,在埃及地得了許多財物和牛群、羊群。那時亞伯拉罕和羅得的牧人趕著牛群、羊群到青草地上牧放,由於牛群、羊群太多,因此他們的牧人,就為那青草地起爭執。 這時亞伯拉罕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弟兄。」(創13∶8)其實羅得是亞伯拉罕的侄兒,但他卻說,我們不可相爭,因我們是弟兄。由此可見亞伯拉罕是站在主內弟兄的關係,意思是我們要相愛,不可相爭。 哦,弟兄姊妹,亞伯拉罕又說:「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創13∶9)亞伯拉罕是這樣不爭而退讓,他讓羅得先隨意挑選,羅得不要的才歸給自己。 (二)赦免和睦 以掃和雅各原來是雙胞胎,但是因以掃先出母腹,所以作了長子,當他們慢慢長大之後,雅各因渴慕長子的名分,有一天趁哥哥以掃出外打獵回來,飢渴疲乏至極,就以一碗紅豆湯騙取了哥哥以掃長子的名分。後來以撒年老了,原意是要為長子以掃祝福,卻被雅各偽裝哥哥騙取了父親對長子的祝福。這事被以掃知道後,就決意要殺死他。雅各迫不得已,只得逃亡到母舅家去避難。 這故事的開頭是說到弟兄兩人不和睦相爭失敗的光景,但是故事末了記載二十年之後,當雅各從母舅家得了很多財物回來,他首先就是先與哥哥尋求和睦。聖經記載,他一連七次俯伏在地,親近哥哥,求寬恕,求和睦;這時哥哥以掃也很蒙恩,他立刻迎接他,將弟弟抱住又摟著他的頸項與他親嘴,兩人放聲大哭,這也是彼此相愛互相赦免的光景。 (三)體貼顧念 我們最後一同來看約瑟和哥哥們彼此相愛的經歷。約瑟幼年因被哥哥們嫉妒而被賣到埃及,後來約瑟竟在埃及地作了宰相。那時迦南地遭遇飢荒,於是哥哥們前來埃及糴糧,約瑟認出哥哥們來,就用計策要哥哥們帶小弟和父親來埃及暫住避災,最終他們相認的時候,哥哥們怕約瑟報復,不敢上前。但約瑟卻對哥哥們說:請你們近前來,他說「我是你們的兄弟,……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創45∶4-5)約瑟這樣體貼顧念,無微不至關心弟兄的光景,更是彼此相愛的標本。 所以我們基督徒,何等需要學習經歷彼此相愛,活出彼此相愛,叫主的名得著榮耀。 << 上一篇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第一題:重生
第一階段:基層的階段 第一題:重生 請問弟兄姊妹,你到底重生了沒有?你有沒有確實的把握,清楚的知道自己已經重生呢?我聽說在華北有一位主所重用的使女孟教士,她常被人邀請到處傳揚信息。在她的信息中,她特別注重的一個題目就是重生。每一次,當她講完了道,她就下講台趕快走到門口,向著散會後的聽眾握手發問說:“你重生了沒有?”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因為如果還有沒有重生,那麼就談不上有任何進一步的屬靈經歷了。關於重生這個經歷我們要先明白: 一、重生的意義 「 重生」的意思就是主耶穌住在我們心裡。約翰福音一章十二至十三節說:「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這等人不是從血氣生的,不是從情慾生的,也不是從人意生的,乃是從神生的。」換言之,接待耶穌基督在他心裡,就是從神生的。或者說,就是人在自己原有生命之外,再得著神的生命。約翰壹書五章十二節說:「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意即我們有了神的兒子耶穌基督就有生命。 我們也可以從主耶穌和尼哥底母的談論中,來領會重生的意義。主耶穌對尼哥底母說,眾聖靈生的才能進神的國,由此話可見從聖靈生的就是重生。現在我們要知道: 二、為何必須重生 因為許多基督徒每禮拜都有聚會,並且在教會中也有一些活動,但惟恐那不過是外面的活動而已,其內裡還沒有實在的重生。那一天夜里,尼哥底母來請教耶穌。尼哥底母是上流社會的代表,他是法利賽人,是宗教的首領,又是猶太人的官,也是以色列人的先生,真不愧為年高德劭,經歷豐富的宗教家、政治家、兼教育家。但主耶穌卻是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對他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換言之,要認識神國的事,必須重生。接著主又說:人若不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意即如果不重生則不能進入神的國。因為當審判的日子來到,主不是問我們作過多少的禮拜,獻過多少的財物,或有過多少的宗教活動?主乃是看我們到底重生了沒有? 在神的眼光,若沒有重生就不是真的基督徒。因為重生是基督徒屬靈生命的道路之起點(開頭),所以我們要走生命的道路,必須以重生為出發點。 三、重生的證實 「重生」既是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如何知道自己到底重生了沒有呢?根據聖經,我們僅提起三點就好: (一)不犯罪 約翰壹書三章九節說:「凡從神生的,就不犯罪。」這裡不是說不會犯罪,乃是說不犯罪。因為一個人得到神聖潔的生命之後,這生命是厭惡罪惡的,這樣一來,自然就不喜歡犯罪。各位弟兄姊妹,你重生了沒有?是看你對罪惡的態度如何?重生以前犯罪沒有感覺,但重生以後,生活一沾染罪惡、不聖、不義,立即失去平安,和喜樂,這是重生的憑據之一。 (二)愛慕靈奶 彼得前書二章二節說:「就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像才生的嬰孩愛慕奶一樣,叫你們因此漸長,以致得救。」重生的第二憑據就是渴慕主的話,如同嬰孩愛慕奶一樣。所以很自然就喜歡聚會、禱告、讀經、並與眾聖徒交通(談論屬靈的事)。 (三)彼此相愛 約翰壹書三章十四節說:「我們因為愛弟兄,就曉得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意思是如果一個基督徒能愛弟兄姊妹,他就是個重生的人,因為如果恨弟兄,就是在黑暗裡,永生不在他裡面。 單就這三個表現,就足以知道你到底重生了沒有?最後我們要提到: 四、重生的途徑 我們既然知道重生起碼的憑據,接著,更要緊的就是要怎樣經歷重生呢? (一)悔改認罪 使徒行傳十一章十八節說:「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隻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意思是如果我們誠心實意向神悔改,心思轉向祂,祂就叫我們得生命。當我們心思一轉向神時,聖靈必定光照我們,叫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而接受救主。 (二)相信釘十字架的基督 主耶穌告訴尼哥底母說:「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被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約3∶14-15)人子被舉起來,就是指著釘十字架的基督說的。當我們仰望求告這位釘十字架的基督,我們就從祂得生命而重生。所以重生的途徑,是接受釘十字架,為我們流血捨命的主耶穌,在我們心裡作我們的救主。 << 回 綱 要 >> 下一篇 >>
- 尼希米記
查讀生命重點 - 尼希米記 綱 要 背景 第一章 恢復豐滿見證的靈 — 尼希米的靈 第二章 恢復豐滿見證的靈(續) 第三章 恢復豐滿見證的開始 第四章 一面爭戰一面恢復見證 第五章 恢復豐滿見證過程中所遭遇到的貧窮和補救 第六章 勝過仇敵進入豐滿的見證 第七章 進入豐滿的見證 第八章 進人豐滿的見證(續一) 第九章 進入豐滿的見證(續二) 第十章 進入豐滿的見證(續三) 第十一章 進入豐滿的見證(續四) 第十二章 達到豐滿的見證 第十三章 豐滿見證的維持 << 查讀生命重點
- 第三十九章:作聖衣並計算物件
1節 作聖衣 (一) 聖衣 ―― 祭司所穿的衣服 1.分別為聖(不聖潔不能見神) 2.基督在地上的生活聖潔榮美 3.聖徒(祭司)要有見證的生活 (二) 事奉要屬靈、屬天、彰顯基督的榮美 藍色 ―― 屬天 紫色 ―― 君尊 朱紅色 ―― 基督捨命流血 精緻 ―― 榮美 2-7節 作以弗得 他用金線、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並撚的細麻作以弗得。把金子錘成薄片、剪出線來,與藍色、紫色、朱紅色線,用巧匠的手工一同繡上。又為以弗得作兩條相連的肩帶,接連在以弗得的兩頭。其上巧工織的帶子,和以弗得一樣的作法,用以束上,與以弗得接連一塊,是用金線、和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並撚的細麻作的,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2-5) (一) 以弗得 ―― 用五種線(金、藍、紫、朱紅、細麻)織成的, 說出基督的榮美 金線 ―― 基督的神性(榮耀) 細麻 ―― 聖潔(無瑕疪) (二) 肩帶(肩帶有寶石) ―― 基督(大祭司)擔負聖徒屬靈責任 又琢出兩塊紅瑪瑙,鑲在金槽上,彷彿刻圖書,按着以色列兒子的名字雕刻;將這兩塊寶石,安在以弗得的兩條肩帶上,為以色列人作記念石,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6-7) 1. 兩塊紅瑪瑙 ―― 基督看聖徒為寶貴 2. 按以色列兒子的名字雕刻 (1) 負責神子民一切屬靈責任 (2) 我們的事奉也要擔負聖徒的屬靈責任 3. 鑲在金槽上 ―― 不改變(金是不改變) 4. 安在以弗得的兩肩帶上,為以色列人作記念石 (1) 主記念眾聖徒 (2) 主擔負聖徒之屬靈責任 (3) 主的能力保守眾聖徒不失落 【牧人將羊扛在肩上】 (路十五5) 8-21節 作胸牌 (一) 胸牌 ―― 豫表基督將神的子民放在心上 他用巧匠的手工作胸牌,和以弗得一樣的作法,用金線、與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並撚的細麻作的。(8) 用五色線織成(如同以弗得) 豫表基督的榮美和愛心 我們的事奉之愛心也要榮美、純潔 胸牌是「四方」的 ―― 說明基督長闊高深的愛 (二) 十二塊寶石刻以色列十二兒子名字 「十二」豫表永遠的完全,說明永遠完全的愛 「寶石」表明寶貴,說明主看聖徒為寶貴 另一面顯言聖徒要返照出基督各種的榮美(燈光照射十二寶石,寶石會返射發光) 刻以色列十二兒子的名字 (1) 主的心掛念眾聖徒 (2) 能保守到一個也不失落 22-26節 作外袍 他用織工作以弗得的外袍,顏色全是藍的。袍上留一領口,口的周圍織出領邊來,彷彿鎧甲的領口,免得破裂。在袍子底邊上,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並撚的細麻作石榴;又用精金作鈴鐺,把鈴鐺釘在袍子周圍底邊上的石榴中間。一個鈴鐺、一個石榴、一個鈴鐺、一個石榴,在袍子周圍底邊上,用以供職,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22-26) (一) 外袍豫表屬天的供應 (二) 以弗得的外袍顏色全是藍的,豫表屬天 1. 基督是全然屬天 2. 我們事奉也要屬天 3. 石榴 (1) 用藍色、紫色、朱紅色線作的 a. 屬天的地位 b. 君尊的地位 c. 救贖的地位 (2) 石榴 ―― 基督豐富的供應有(有眾多子粒) a. 基督豐富的供應 b. 屬靈的果子 c. 供應主的生命 (3) 底邊作石榴 a. 最謙卑 b. 最有豐富的生命 4. 金鈴鐺 (1) 金鈴鐺有響聲 a. 基督出聲說話 b. 我們作神話語的出口,叫人聽見聖靈的聲音 c. 我們出聲讚美、作見證 d. 我們要聽見主的聲音 (2) 一個鈴鐺、一個石榴 ―― 表明真理與生命平衡 27-29節 作內袍、冠冕、裹頭巾、褲子、腰帶 內袍 ―― 豫表基督的救贖是事奉的根基 1. 內袍與皮衣(創三21)同字 (1) 豫表基督作我們的義 (2) 說明基督的救贖是事奉的根基 2. 用麻 製成 ―― 是聖潔聖靈組織的義 (1) 冠冕 ―― 豫表基督的聖潔榮耀 a. 用細麻作 ―― 聖潔 b. 冠冕 ―― 榮耀竹 (2) 裹頭巾 ―― 豫表基督順服得榮耀 a. 順服的記號 b. 受苦受死後得榮耀(華美的裹頭巾) (3) 褲子 ―― 基督的義遮蓋我們的羞恥 a. 細麻褲遮蓋下體 b. 表明不顯露肉體的事奉 (4) 腰帶 ―― 豫表基督的謙卑服事 a. 細麻 ―― 用聖潔事奉 (路一75;彼前二5) b. 藍色、紫色 ―― 指屬靈君尊的祭司 (彼前二9) c. 繡花的手工 ―― 傳揚基督的美德 (彼前二9) 30-31節 作聖冠牌 他用精金作聖冠上的牌,在上面按刻圖書之法,刻着『歸耶和華為聖』。又用一條藍細帶子,將牌繫在冠冕上,是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30-31) 聖冕牌 ―― 豫表基督居首位 用精金作 ―― 神的榮耀 刻「歸耶和華為聖」―― 聖別帶來權柄(頭是元首 ――權柄) 32-43節 幕工告竣計算物件 (一) 教會的建造完成 帳幕、就是會幕,一切的工就這樣作完了,凡耶和華所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樣作了。(32) 豫表教會的建造終於完成,說明在建造教會的事奉上要堅持信心到底 建造教會的事奉必須照神吩咐,即照山上指示的樣式,結果神必負責完成 (二) 建造教會的事奉,凡照神旨意啟示的,都蒙記念,有永世價值 這一切工作,都是以色列人照耶和華所吩咐摩西作的。耶和華怎樣吩咐的,他們就怎樣作了。犘西看見一切的工都作成了,就給他們祝福。(42-43) 這一切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作的,意即照神旨意事奉全都記載,表明蒙記念有永世價值 摩西給他們祝福,顯示如此事奉是蒙神祝福的事奉 我們的事奉若按照神旨意,也必帶進神的祝福 <第三十八章 <回 綱 要> 第四十章>
- 第四十章:立起會幕
1-2節 立帳幕 (一) 事奉的新起頭 正月初一日是一年的起頭 立起帳幕豫表事奉 每年事奉要有新起頭 正月初一日 ―― 脫去舊的進入新的,豫表屬靈的轉機 聖徒一生要常有屬靈轉機,即事奉的新起頭 3-8節 會幕內容(器具)的位置 (一) 位置 ―― 由裏向外 法櫃 幔子 桌子 燈台 金香壇 燔祭壇 洗濯盆 院帷 門簾 (二) 屬靈意義 由至聖所裏的法櫃為起點往外佈置,經過聖所達到外院的門簾 豫表神懷裏的獨生子道成肉身、完成救贖、作聖徒和教會的內容之經歷 就聖徒的經歷而言,是由外往內,先從門簾(重生稱義)開始,直到最終達到法櫃(至聖所),經歷了「基督是一切」、「只見耶穌」 至於這九件器具的屬靈經歷,37章和38章已經個別詳細講過,不再贅述 9-11節 用膏油抹上帳幕和器具 (一) 用膏油把帳幕和其中一切器具抹上使其成聖 聖所、至聖所的器具全抹上膏油,豫表基督作生命的事奉,必須要在聖靈裏面 (二) 外院、祭壇和一切器具抹上膏油 豫表在聖裏經歷十字架 (三) 洗濯盆和盆座抹上膏油 豫表在聖靈裏蒙光照,經歷神話語的洗滌 12-16節 用膏油抹亞倫和他兒子 (一) 亞倫和他兒子到會幕門口用水洗身 亞倫和他兒子是祭司,要潔淨自己 我們事奉前,要除去靈、魂、體一切污穢 (林後七1) (二) 給亞倫穿聖衣,膏他供祭司職分 「要給亞倫穿上聖衣,又膏他使他成聖,可以給我供祭司的職分。」(13) 穿上聖衣,豫表分別為聖的事奉 膏他使他成聖,豫表先受聖靈的膏抹,後接受託付事奉 我們要先聖別,受聖靈膏(聖別)後,接受託付到神面前事奉 (三) 使他兒子穿上內袍受膏供祭司職分 「又要使他兒子來,給他們穿上內袍。」(14) 穿上內袍(與皮衣同字),豫表以基督的救贖為根基,供祭司的職分 我們是憑基督的寶血並聖靈的膏,才能盡託付事奉。 「怎樣膏他們的父親,也要照樣膏他們,使他們給我供祭司的職分,他們世世代代凡受膏的,就永遠當祭司的職任。」(15) 「受膏的祭司」是終身事奉 我們終身在神面前,坦然無懼的用聖潔公義事奉衪 (路一75) 摩西這樣行,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16) 凡是建造教會的事奉,都必須按照神的旨意事奉 我們的事奉,也要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17-19節 立起會幕 1. 安上帶卯的座 ―― 立了救贖的根基 2. 立上板 ―― 帶領聖徒站在救贖(得救)的地位上 3. 穿上閂 ―― 藉着永遠的生命把聖徒連絡為一 【聖靈裏合一】 4. 立起柱子 ―― 建立基督的教會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提前三15) 5. 蓋上帳幕 ―― 內部榮美 6. 搭罩棚 ―― 加以保護 7. 蓋上罩棚的頂蓋 ―― 言明在地上作見證,是注重見證的內容,不注重外觀堂皇壯麗 20-33節 安放會幕的器具 1. 把櫃抬進帳幕 (1) 基督是首先 (2) 基督在凡事上居首位 (3) 基督是中心 2. 挂上遮掩櫃的幔子,把法櫃遮掩 ―― 基督是父懷裏的獨生子 3. 把桌子安在會幕內、在帳幕北邊、在幔子外,在桌子上將餅陳設在耶和華面前 ―― 基督是聖徒的糧食 4. 把燈台安在會幕內、帳幕南邊,與桌子相對,在耶和華面前點燈 ―― 基督是聖徒的亮光 5. 把金壇安在會幕內的幔子前,在壇上燒馨香料作的香 ―― 基督使聖徒在神面前蒙悅納 6. 挂上帳幕的門簾 ―― 住在基督裏 7. 安設燔祭壇,把燔祭和素祭獻在其上 ―― 基督的十字架成為聖徒的救贖 8. 把洗濯盆安在會幕和壇的中間, 盆中盛水以便洗濯―― 基督的靈洗淨,使聖徒成聖 9. 把院帷立在帳幕和壇的四圍 ―― 基督成為聖徒的義 附註: (一) 聖徒對會幕的三層經歷 1. 外院的聖徒 (1) 祭壇 ―― 基督的十字架 (2) 洗濯盆 ―― 基督的光照和洗滌 2. 聖所裏的聖徒 (1) 桌子 ―― 基督作聖徒的生命 (2) 燈台 ―― 基督作聖徒的光 (3) 金香壇 ―― 基督作聖徒蒙悅納的香氣 3. 至聖所裏的聖徒 約櫃 ―― 基督自己 (二) 安放會幕器具的位置 平面圖構成「十字」型 豫表十字架是事奉的根基(會幕器具之經歷即事奉) 34-38節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會幕 (一) 神的榮光充滿教會 帳幕立起來 ―― 豫表教會的建造完成 雲彩遮蓋會幕 ―― 豫表聖靈充滿教會 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帳幕 ―― 豫表神的榮光充滿教會 教會建造多少,神的榮耀也充滿多少 聖徒個人被建立多少,神的榮耀也就充滿多少 (二) 神榮光的所在「人」沒有分 摩西不能進會幕,因雲彩停在其上,且耶和華的榮光充滿帳幕,說出在神榮耀的同在中,人沒有分 何處有神榮耀的同在,何處人就沒有地位 反之,何處有人的地位,神榮耀就離開 (三) 聖靈的權柄支配教會的行動 雲彩從帳幕收上去,以色列人就起程 ―― 聖靈引導教會的行程 雲彩不收上去,他們就不起程 ―― 聖靈管理教會的行動 【聖靈不動,教會就不能動】 3. 教會的見證(起程或安營)全靠雲彩的動態而定 ―― 聖靈的權柄支配教會的行動 (四) 聖靈與聖經(神的話)引導教會 日間雲彩在帳幕以上 ―― 靈中清明時,聽聖靈的聲音 夜間雲中有火,在他們所行的路上 ―― 心靈模糊時,有神的話照亮引領 神在聖靈和祂的話中與教會(聖徒)同在 以色列人曠野的路程有雲彩遮蓋 ―― 說明神的大愛隨着他們 【以免受炎陽曝曬】 補充: 「都是照耶和華所吩咐他的」(16) 會幕的異象是基督 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17-33節 七次記戴「照耶和華所吩咐的」 建造教會實行的原則,都是「照着基督」 「七」是完全的數目,說明神所要得着的是完全的、沒有折扣、沒有殘缺的,都是照着基督 <第三十九章 <回 綱 要>